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和诗学观念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17:17:41

我想就美学与诗学这一点来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不同观点。其实文艺的功用,说白了,两位学者围绕着“艺术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来进行研究,表明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用他的“灵感说”来讲述他对文艺创作的看法。1。他认为文艺创作只凭灵感不凭技艺。所谓“技艺”,一是指描写内容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尽管作者并不懂得所有专业,但他仍然可以描写各种题材,即创作不凭专业技能;一是指表现形式所采用的写作技法,假如作者是凭技法从事写作,他就应该能够采用任何体裁。2。柏拉图认为创作过程是一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的状态。诗神凭附于诗人心灵,赋予它以创作的灵感,诗人的心灵受到感发,便失去自主,陷入迷狂。依柏拉图看来,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没有诗人的理性思维,只有诗神的凭附驱谴,诗人是“不由意识”地代神说话。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能使城邦和公民获得幸福,无疑是艺术的最大的效用。他认为艺术有三个作用:

  1.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具有“教育”功能。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非真实体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第一实体”的认识,艺术是源于经验,有高于经验,是比经验更接近科学。

  2. 文艺具有“净化”作用。他认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3. 文艺能提供“精神享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对于模拟的作品总感到愉快。文艺作品的净化作用能使人的情绪保持适度,这不但能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而且能产生轻松舒畅的快感。

  在文艺功用论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注重社会效用的观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柏拉图着眼于是否有利于继持奴隶主贵族派的政治统治;而亚里士多德则偏重于是否有助于促进城邦公民的德性完善,实现其“共和政治”的社会理想。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贬斥审美快感的看法。柏拉图把快感统统看作“人性中低劣的部分”,认为“逢迎快感”就是“催残理性”。亚里士多德却把审美快感与“幸福”这种有益于城邦的最大效用,与“至善”这种人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