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样可不可以消化纤维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3:07
我们都知道,羊之类草食动物之所以能消化纤维素,是因为在他们的瘤胃理由能消化纤维素的细菌,
而在人类的大肠里也有很多有益菌,能帮助消化吸收并分泌维生素等,而且因为大肠蠕动慢等,条件很适宜有益菌生长,我们大便干重的一半都是有益菌

那如果把食草动物的胃内菌进行改良,制成胶囊之类,再抑制一下人肠内菌,使他们在人肠内落户,人不就能消化草和树皮了么
如果真的可以,在饥荒的地方人就可以依靠树皮之类生存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而且,想一想看,我们吃的淀粉之类只是植物用于储备的,有多少能量是储存在纤维素里的呀,不用迄不浪费
一楼的老兄,你想,超级菌之类都造出来了,用基因工程改造不行么
我已看见五楼了,我想,这个方法还是有价值的,毕竟,富人也就总人口的的
百分之三,还有多少人为食物奔波,他们未必不愿吃草,
至于生态学,这正是要突破的地方呀,还有给上皮细胞以叶绿素
,我早想过,这个太科幻了,暂时不想,先实际一点
这样,袁隆平就可以清闲一点了
我知道这个问题还有技术障碍,我就是想看看谁有没有启发性的思路而已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方法似乎不太可行.如果将人的大肠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话,大家都知道这个生态系统可容纳的生物个体数存在一个峰值,我们可以将其称为K值.一旦生物量超过了K值,便会造成生态系统的负荷超载,所能导致的结果只有两个:1、多余的生物死亡 2、生态系统的崩溃
很显然无论哪一种结果成为现实,都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但是人类的肠道可容纳细菌的这个K值是很小的,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人通过消化纤维素来供应人体所需的全部能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大肠杆菌也是生活在人的肠道中的,它们在微量的情况下的确是对人有利的(可合成维生素)。但只要它们的数量一超标,后果就是显著的——拉肚子的滋味应该大家都尝过吧。
也许多年后,经过生物学家不懈的研究,你的这个设想将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吧。

上文仅代表个人意见

目前不可以,其实也不需要,因为糖的供给已经足够了,而且糖类只是人需要的营养的一部分,是基础部分,但是其他的几大类物质也非常重要。对人来说,除了非洲地区的粮食很缺,其他地方足够了。
而且,被人排除的纤维素回到自然也是被各种腐生生物所利用了的,没有了纤维素,说不定那部分生物的生活都成问题了。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既然选择了这种方式,那么就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必去强求过多,但是可以从其他的方面加以利用,在体外,我想效果会更好。
浪费的那里是纤维素一种,如果这样想的话,人吃的骨头里有多少矿物质啊,吐了不是太浪费?水是多重要的东西啊,通过小便排了不是浪费?……这些其实都不是浪费,各种物质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完成它们的任务就好了,不要太奢求
纤维素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消化的,医生不是说多吃含纤维素的食品吗?并不是要你去消化和吸收它,而是帮助你的消化系统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它的作用了。

人间的美味那么多,那么好。即使发明出来,你想有多少人想去吃纤维制品?想法固然好,可是有违常理。那你为什么没想出来在人体上皮细胞弄个含制造叶绿素的基因?把人的皮肤制造成叶子?那岂不是只需要阳光和水和叶绿体就行了?

想没想过要研制这种菌需要多少钱?制成胶囊价格是多少?每隔多久需要补充(毕竟人类的消化道太短,很容易被排出)?
还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