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历史起源,现状,分布情况,饮食特点,服饰特点,建筑特点,语言,艺术,民族节目和习俗谁能告诉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17:36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艺术
  苗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二
  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锦幅多用作背面、背带兜等。

  蜡染,也是苗族著名的传统工艺。苗族染的图案是苗族妇女的天才创作,是她们现
  实生活的反映,代表着她们的美好心愿和对生活的追求。在苗家看来,蜡染艺术是美的
  象征,也是爱的表示,不仅自己要发扬,而且乐意传授给别人。蜡染艺术漂洋过海,传
  到国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芦笙,是苗、瑶、侗民族最主要的传统乐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
  传统节日都要吹芦笙,伴以舞蹈,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并因此而闻名于各民族。

  民风民俗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