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是一年365天么?比如一直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难道是按照一年365天算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51:14
现行的历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几月几号的概念?

一年不是365整,你若熟悉历史就会知道,每过一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朝代),历法都会由皇帝指定专人进行修改。不断地调整时间来适应地球的公转周期(从太阳轨迹,形象可以判断)。

不过现在,准确的纪年只到明朝万历年间约公元前16**年,之前的纪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字

古代历法基本上是按农历来的,农业耕作等都照此,便于安排农业活动,象二十四节气等就是表现.
农历又称夏历,相传起源我国夏代。其科学性、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流传至今。农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划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年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蛮、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外,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暗影对着地球,而与太阳同时出没,于是人们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运行到了太阳与月球中间,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从东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满月。由于农历一年约为355日,与地球年相差约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具体闰哪个月,则要视节气情况灵活而定。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

现在也不都是365天啊

你所说的是现行的公历,因为地球自转一天并不是整24小时,而一年也不是整365天,而是像楼上几位说的365.24219……(一个无理数,一般取365.2422)天。具体公历的来历大概是这样的。
现行的公历又称格里历,它是公元前1582年由罗马教皇格里哥里13世(Gregory ΧΙΙΙ)颁行的。它的前身是儒略历。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的意见制定的。儒略历每年分12个月,逢单月为大月,31天;双月为小月,30天。4年中设一个闰年,3个平年。闰年366天,平年在2月扣掉一天,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