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讲讲中国著名传统建筑与历史人物的故事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27:40
回答越详细越好,可就某一著名建筑回答

李春与赵州桥

  李春是隋朝一位普通工匠,安济桥(又称赵州桥)的设计监造者。

  闻名中外的安济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石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仍巍然屹立,雄姿焕发。大桥全长五○·八二米,桥两端宽九·六米,中部宽九米,主拱券净跨度长达三七·四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安济桥建于隋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右)。赵州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但是受到洨河的阻隔,特别是到了雨季,交通常常中断,当地人们决定在洨河上建造一座大桥,使南北交通畅通无阻。这个建桥的重任落在工匠李春身上。

  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一改传统的多孔形式,毅然采取单孔长跨石拱型式,在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三十七米多。采用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把我国古代的建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拱的形式上,李春采用了扁弧形,没有采用常见的半圆拱。并和工匠们创造性地改用平拱形式,把桥造成扁弧形,使石拱高度(拱矢)降到七·二三米,拱高和跨度大约是一和五的比例。这样,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行人往来,而且在建筑上还具有用料省、施工快以及增加桥身强度和稳定性等优点。

  古代洨河每逢夏秋汛季,水势很大。为增加泄洪能力,李春独具匠心,在大拱券两肩上各设两个小拱。这种大拱上加小拱的布局(近代称为"敞肩型")有下列优点:一是节省石料,减轻桥身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二百六十立方米左右,减轻桥身自重七百吨);二是增加洪汛季节的过水面积(四个小拱可以增加过水面积大约百分之一六·五);三是均衡对称,造型优美,体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统一;四是符合结构力学的理论。安济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工程技术上的一项伟大成就,而且也是世界敞肩拱桥的先驱。它比欧洲十九世纪中叶兴建的同类拱桥早了一千二百多年。

  安济桥不仅设计精巧,而且建造技术也很高明。首先,桥址选择合理,桥基稳固牢靠。李春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经过周密勘查,选定洨河边一片密实的粗砂层作为大石桥的天然地基,上面覆压五层石料,砌成桥台,拱石就砌在桥台上面。根据现代验算,密实粗砂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