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蝈蝈”这篇散文的教案在哪个网站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54:56

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2、了解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教学难点: 变换人称的好处。

  课 时:一节

  教学设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拓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平台。

  教学步骤:

  一.导入:看书中图片,观察蝈蝈,介绍它的外表特征。请学生就自己以往掌握的知识,介绍蝈蝈的习性。

  二.学习课文。

  (一)教师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二)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由此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介绍绿色蝈蝈的特征和习性。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研读赏析:

  (1)读课文,理出各段大意。

  1.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

  2.蝉的哀号引出蝈蝈。

  3.介绍蝈蝈的声音。

  4-10.写蝈蝈的食物习性。

  11.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2)速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 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交流。

  1.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2. 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