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什么意思啊,各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11:41
请解释详细点各位,感谢哈

月到十五光明少 人到中年万事休 --意指明月在农历十五以后,形体日渐残缺,光芒日渐减少,吾等在赏月之余,亦感人类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年以后,形貌日老,血气渐衰,待人处世,宜开朗旷达,息怒止争.
原文是: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不知道前一句是否确切,后一句倒是常见的熟语。
古人的寿命比现代人短,一般活到70岁的就属高寿,所以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而且古代比现代的机会更少,金圣叹有三十不仕则不必再仕,三十未婚则不必再婚云云,虽然有点激愤,但是古人的观念是二十多就要成家立业。
知道了古人的这些观念,就可以理解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意思。
月到十五光明少,是为了说明后一句的,有点类似于诗经(民歌)中常用的“兴”的手法,也就是先说一个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再联系自身。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就是典型的“兴”。
从经验来说,十一之后几天的月都格外明亮,到了十五反而有些发暗。这是中国古代盛行的物极必衰的观念。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