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地方政府设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46:28

晕,简单回答:
最早的是九州,参考《尚书》中的《禹供》,或《史记》中的《夏本纪》。
西周时期是封建制度,天子任命世袭的诸侯管理地方。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崩溃,国君直接任命不世袭的太守管理郡,县令管理县。
秦朝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施行郡县制度。全国所有的郡都是太守管理,县是县令管理。而且这些官吏都是皇帝直接任命的,不能世袭的。全国40个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机构
汉朝领土扩张后,参考夏朝九州,在全国划分了十二个州,以考察各个郡县。到东汉的时候,州成为了一级地方机构。全国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机构。
六朝时期,由于半个中国沦陷,因此州郡混乱,州越来越多,郡越来越小。隋朝虽然试图恢复九州,但也没有成功。
到唐朝时期,废除郡,在州的上面设置了“道”。全国形成 道-府州-县 三级行政机构。
唐末大乱,中央又增加了安抚地方的节度使,和路。
宋朝全国分若干路,每个路下设立了府州和县。
蒙古占领中国后,在各个地区设立行中书省为其殖民机构,后来简称行省。
明朝赶走蒙古人后,废除行省。在各地设立布政使司,全国分两京十三布政司。但还简称省。布政司下设府,府下设州县。形成了布政司-府-州-县,三级或四级行政机构。明朝后期,委派中央官员到一些地方去巡视,称为巡抚。
满洲清国占领中国期间,改布政司为省。巡抚称为各省负责人。
民国推翻满洲清国后,废除州府,形成 省-县 两级行政机构。一直到现在。
但解放后,实质上在省和县之间,多了一个地极行政区,虽然普遍存在,但司布符合宪法的。

西周以前,中国实行分封制,各级权力世袭,那时候无所谓地方政府。从春秋时代开始,一些诸侯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出现,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它的完成,是在统一的秦朝。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当时在廷议时有人还是希望分封,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于是分天下为41郡。郡县制的推行,结束了贵族世袭制度,从此官僚制成了天下治理的标准形式。

统一的秦朝存在的时间较短,汉代的地方政府是历史上比较有特色的。汉代的兴盛与它的地方政府的能干大有关系。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