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降解指什么?速度很慢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35:4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铅、铜等的无机物,以及除虫菊酯、尼古丁等来自植物的有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 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这些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 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肉麻木、咳嗽等,甚至会诱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由于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生物危害很大,各国对农药的施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容许量作了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对有毒化合物制定了A DL值(每人每日允许最大摄入量),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及有些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各种农药在不同作物上的MRL值(即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以此来衡量农产品中农药是否超过标准。

农药的降解就是农药中有毒的成分发生反应变为无毒的物质的过程.速度就如上文所说,有些快有些慢.

严格的说,降解并不能简单的说成是有毒变为无毒,这种说法欠妥,而且“农药中有毒成分”这句话更是说的有些蹊跷,一般都以单剂来讨论这些问题,所以一般就指有效成分的降解,也就是那种农药本身,不会去讨论农药制剂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助剂等等东西,否则问题就复杂化了。之所以说上面的说法不妥是因为,有些农药的分解不只一步,而且即使产生了降解不见得所有的都是无毒物质,所谓降解,与分解,一字之差,个人感觉实质是一样的,但是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其实都听说过有机物降解,而对于一些简单无机物我们都说分解,所以降解就是由结构复杂的变成结构相对简单的,这也就是“降”的意思

当然至于农药降解,可能在一定情况下,大家还是容易按照上面说法理解的,一般指有毒变无毒,有机氯农药由于残留期长,即不易降解,所以很多品种都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禁用,而现在允许使用的大多数药剂在规定的用量以及用法范围内都可以使残留期在收获前结束或者说使残留达到标准,也可以说“降解完毕”
此外农药的降解与农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