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搜查以下谚语的含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01:21
1。名不正,则言不顺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老矣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谢谢各位高手的合作!

1。名不正,则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出自:《孟子·告子上》
任何植物,一天晒,十天冻,是不能成活的。
现在通常用来比喻学习,任何一个人要想学业有成,成就大业,一定要持之以恒,决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其大意接近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出处:<战国策。燕策>
有修养的人与人之间断绝来往的时候,是不会说不好听的话的。
意思:说明品格高尚的人与人之间绝交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因此不会怀恨在心,事后仍然会与对方保持一贯的君子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