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放电是如何产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15:01

所谓“电晕”,常常在夜间的架空线路上看到。实际上是两条导线之间存在着高电压,电荷在高强电场的作用下克服空气的电阻进行小电流放电引起空气发出光亮的现象。

空气是绝缘物质,但任何绝缘物质对电荷的阻碍作用都不可能无穷大。也就是说具有很大的电阻值但不是无穷大。而绝缘物质的导电性能是随所加电场的大小而不同的。电压低时,导电性能差,只有很小的称之为“漏电流”的电流通过;随着所加电场电压的增高,“漏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场电压增高到一定数值时,“漏电流”逐渐增大的量明显增加,最后“漏电流”变成短路电流,此时绝缘物质就称为“被击穿”了。绝缘物质被击穿不仅与绝缘物质的绝缘性能有关,还与绝缘物质的尺寸有关。

正常设计的输电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规定。在正常情况下,两条导线之间的“漏电流”很下,还不足于产生人眼看得见的电晕。但当空气的湿度增加或空气中的粉尘增加,空气的绝缘性能下降,此时“漏电流”增大。若“漏电流”增大到足于产生电晕时,人们在夜晚时就能够看到输电线路导线之间发出蓝色的光,即出现电晕。这就是电晕产生的机制。

电晕放电是电极间的气体还没有被击穿,电荷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发生移动而进行的放电,放电的现象是:在黑暗中可以看到电极的尖端有蓝色的光晕,称为电晕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