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40126e”指令引用的“0x0000000c”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40:23
1、重启F8进入安全模式;

2、按Ctrl+Alt+Del,调出任务管理器,结束temp1,temp2(一般情况下可能任务管理器中没有,也就是没有加载,可以跳过这一项);

3、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去掉“隐藏受保护系统文件”和选取“显示所有文件”;

4、点击右键选择打开进入所有硬盘盘符,删掉“autorun.inf,copy.exe,host.exe三个文件”;

5、进入c:\windows,删掉xcopy.exe和svchost.exe,大家不要担心,这两个不是系统文件(实为病毒),真正的文件在system32里;

6、进入c:\windows\system32,删除temp1.exe和temp2.exe;

7、(关键一步)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进入“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osoft\Windows NT\Current Version\Windows”,删除Load字符串值,或打开清空里面的内容“c:\windows\svchost.exe”。

至此,病毒完全清理完毕,呵呵!!!

当然,清理完后大家可以把文件夹选项的相关内容改回来,具体看大家各自的喜好。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主要的感染方式为Xp特有的自动播放功能,我就是插U盘感染的。因此,对防护要求较高的同学可以屏蔽这一项,具体方式为: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管理器,进入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把“关闭自动播放”启用
硬盘盘符怎么进去的,那么高手邦个忙啊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以上的情况相信大家都应该见到过,甚至说一些网友因为不爽于这个经常出现的错误提示而屡次重装系统。相信普通用户应该不会理解那些复杂的十六进制代码。
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一.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电脑硬件是很不容易坏的。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你的内存真的是杂牌的一塌徒地),主要方面是:
1。内存条坏了(二手内存情况居多)
2。使用了有质量问题的内存。
3。内存插在主板上的金手指部分灰尘太多。
4。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内存,从而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5。超频带来的散热问题。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二、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缓冲区,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光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光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