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简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02:01

郭守敬(1231~1316)
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祖父郭荣精通五经、算数、水利。他幼承家学,在数学、水利学和天文学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中统三年(1262)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赏识。因在水利工程中政绩突出,官至工部郎中。至元十三年(1276)受命参与修订新历。

郭守敬(1231~1316)[365zn.com收集]
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祖父郭荣精通五经、算数、水利。他幼承家学,在数学、水利学和天文学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中统三年(1262)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赏识。因在水利工程中政绩突出,官至工部郎中。至元十三年(1276)受命参与修订新历。先后制造了简仪、高表、仰仪、正方案等近20件天文仪器,这些仪器颇多创造性,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对元、明时期天文研究的影响极为深远。十六年,在他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十七年,《授时历》告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精良的历法。二十八年,郭守敬领导开辟大都水源的白浮堰,开凿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的大运河最北一段——通惠河的修建工程。他不仅根据大都的地形地貌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问题,而且按地形地貌变化及水位落差,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三十一年,任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朝廷不许郭守敬卸职,任事直到去世时为止

郭守敬,字若思,金正大八年(公元一二三一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县,是元代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也是十三世纪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活动中,他精心观察客观事物的特点,从中掌据它们的发展规律;他能很好地发现和总结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从具体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提高;他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取长补短,使自已的科学研究事业逐渐趋于完善。但是,他从不满足前人的现成经验,敢于大胆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由于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勤奋实干,所以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