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内向的哥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0:29:55
我哥哥说他经常会觉得生无可恋,情绪低落,什么也不想做,明天会是这样,以后每一天以后多少年也还是这样,他觉得他这辈子完了,他不想这样过一辈子,他希望能得到解脱。我问他有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说他什么都不想做,因为对于他来说什么都没有意义。我问他有没想过咨询下心理医生,或许那样可以使让他迷茫的东西变得明确。他说他不迷茫他很清醒,他只是有放不下的东西才没离去。
我哥哥(现24岁 未婚)性格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不怎么愿意见陌生人,和朋友玩话才会多起来。平时玩的朋友也不多,和几个大学同学有些联系,有时候会聚一下。
他在大学是学中药专业的,但是他不喜欢他的专业。他大学毕业了1年多,现在在我们家那边一个不怎么样的中医院工作,工作很闲也没什么意思,他不喜欢他的工作。他对电脑很感兴趣,自学了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学网页设计,但是他说学到后面越来越难了,特别是一些东西因为没有用到实践中去,只记住了理论所以忘得也很快,学后面的前面的也开始忘了,后面的又难学,估计心里有些不快。
他现在住在家里,但是和家里爸爸关系很僵,不能沟通一般不讲话,他对我爸爸有恨意。和妈妈的关系也一般,我妈妈读的书不多,他觉得我妈妈理解不了他,常为一些家里的琐事对我妈妈发脾气,虽然打心里他还是很爱我妈妈的。他很疼了,有些心里话也会跟我说,但有的还是不说,他总有些戒备心理。
我哥哥其实在脑子里一些东西还很单纯,对社会上一些世态炎凉,人和人之间的某些很失望和反感,他觉得人和人之间很多时候都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还有他很自卑,是极自卑,他说他相信这世界上是有人自卑死掉的。他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他连一般的人都不如。我说可以改变的只要他愿意,他说改变不了根本没法改变。
因为对他周围很多事物的厌恶,所以很久之前他就想离开我们家那个地方,离开我们家,再也不回去,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人认得他。他尝试着去过一次深圳,结果只待了很短的时间就回家了。他说等他准备好了再出去。所以他在家很认真的学电脑,估计有时候学不下去就逼自己学。他想学好电脑有了资本出去找一个电脑方面的工作,离开他那个厌恶的工作,离开那个地方,离开那里总是用那种眼光看他的人。可是他要学的还没学完,他又太没自信。或许他又想他出去了又怎样了,又会有什么改变呢``或许什么也改变不了,他在拼命挣扎,可这一切对于

这样的性格,并不能从网络上得到什么根本的办法。从我专业的角度来看,唯一能够改变他的办法除了参与心理治疗之外,还必须对家庭环境作一个全新的置换。从你的描述来看来,他的个性的养成并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我从根本原理开始入手的话,我并不认为这里能够容得下我的发言。但是,我应该提醒你的一句是:什么事情都会有其原因。所以,只有真正把他内心的结解开了,那么,才会一些改变。楼上几位的回答,显然并不具备心理学知识,所以,那些建议对他而言根本就是无效的。正如你的看到的那样,你哥并不是一个不思考的人,关键在于他的思考范围已经超出了他的年龄,同时,他把太多的东西容易想得极端化,并且喜好追求某些方面的完美,虽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但同时也表现出他的动力不强。从他与父亲的态度来看,这样的关系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我的预测),事实上,这样的父子关系,能够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告诉你:一切原因都是因为与父亲的关系没有能够良好地协调好。在儿童初期(我现在只分析男孩与父亲的关系从而导致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母亲依赖情节。如果在这个时期,往往在孩子的内心对父亲是有一些厌恶,并且伴有一些焦虑情绪。在此时期,母亲如果性格表现出女性的懦弱或者安静,而父亲则对孩子过于严厉或者是不善于进行沟通的话,男孩容易把这种焦虑指向内在自我,其行为表现出内向,内向只是最初的表现,后面而来的那些不善于与人交流,社交面不广,从而令指向自我的焦虑无法得到应有的释放而令自我更加焦虑,长期以往,便会形成过于悲观的极端思想。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预见,自杀率非常高。因为焦虑无法得到释放的情况下,更容易令思想走入极端。你现在所看的,虽然表面上他有朋友,但是,事实上,这些友谊能够给予他的满足感根本不值一提。另外一点,由于与父亲的那种无法深入并且建立起信任的感情特点,会将他的焦虑泛化,这种泛化,不只是表现在交际这一块,事实上,泛化是一个严重的形容词。这种泛化来自于内心,所以,外界的一切在拥有焦虑特征的内心里,永远都是那么不让人感到轻松的。

以上的形容有一些过于专业。我必须不能不提醒你的是,这样的心态,不但仅仅只有焦虑因素,由于 长时间的焦虑,会导致更多的心理问题,从你的描述里,最基本的就有郁抑,偏执因素。由这些复杂的内心因素混合在一起,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可想而知的。我刚才已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