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39:30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
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
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
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指出,
费尔普斯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国
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埃德蒙·费尔普斯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是什么?

费尔普斯193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埃文斯顿,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费尔普斯在上世纪60年代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

根据当时的这一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此消彼长的关系。

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他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普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法则”,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根据当时这一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此消彼长的关系。
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他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费尔普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法则”,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