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北击匈奴最远到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28:35
谢谢~

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历史上都可以证明匈奴是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
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他最繁盛的时候地域北到贝加尔湖,南到古长城,西到安息,东到陇西郡。这片地方在中国古代绝大部分时间里被统治在中央王朝的领土内范围内。
在历史上,匈奴曾与秦朝,汉朝有过大规模的民族战争。秦始皇派蒙恬大将军被北固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
西汉景帝之前由于力量不强大一直与其维持着又战又和的关系。到了汉武帝时期,修生养息的政策已经使汉朝集聚了强大的力量,卫青与霍去病大将军前后三次北击匈奴,把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收复。到了西汉末年战乱频繁,匈奴南下又占领了黄河流域大片土地。
东汉初,国家刚刚稳定,力量弱小,所以汉明帝才会把王昭君嫁给单于。和亲是我国古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好的手段之一。后来东汉的窦固,窦宪大将军北击匈奴,一举把匈奴打成南北两部分。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继续抵抗汉朝,比不断侵扰北方边疆。最后被东汉一举打败,分别向北和西迁移。据说北匈奴西迁的一支实现在土耳其人的祖先。
请注意,我所说得这些都是民族战争,是古代中国华夏民族所分成的其他民族之间的战争,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康居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市),公元前36年匈奴郅支单于逃到西域的康居,建立郅支城。哪想到陈汤竟追到郅支城(前苏联江布尔,现在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市)将其斩杀。陈汤斩杀郅支后,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

当时,匈奴郅支单于虽远徙康居(今苏联塔什干一带),仍恃强攻掠西域诸国。陈汤深以为虑,力促校尉甘延寿出兵进击。甘延寿犹豫不决。陈汤为不失战机,乃假传圣旨,调兵4万余人,于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秋,同甘延寿分兵两路围攻郅支城。汉军四面强攻,连破三重城郭,并击退康居万余援兵,杀郅支单于,歼2600余人。陈汤受封为关内侯。

最远的是霍去病击匈奴至今蒙古国境内狼居胥山

真正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是在汉朝。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以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