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痒疙瘩,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6:41:33
已经是秋天了不知道怎么了平常我身上从没有出过什么痒疙瘩,今年算是奇了感觉身上痒一看红红的疙瘩1CM左右中央还有个小小的泡象针尖大,奇痒非挠破不可,然后肿老高,一两天就下去了,就是留下的血痂长期不好。说不定哪天就又痒好厚的痂非出血才不痒了,可能是疼代替了痒吧怎么治急死了漂亮的小腿和小臂没有法见人了

不知你到医院去看过没有,建议你尽快到医院去就诊。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皮肤瘙痒常为皮肤疾病的主要症状,有时可并有出疹、抓痕、血痂、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2.根据病史、病情等进行诊断思考,如:
  (1)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全身可无明显不适者,多为皮肤科疾病。
  (2)因食物、药物、虫毒或其他物质过敏、侵袭或中毒所致出疹,如漆疮、药毒、粉花疮、食鱼蟹中毒、野屎风、水毒、沙虱病、恶虫叮咬等,一般可通过病史询问而明确诊断,且多伴有瘙痒、风团、水肿等症。
  (3)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者,其皮肤瘙痒,多为血虚风燥。
  (4)由情绪波动而引发皮肤瘙痒,多为肝郁血虚。
  3.皮肤专科检查,免疫生化实验检查,如过敏实验、致敏实验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血常规、尿常规可作必备检查。
  [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 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 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