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出在何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2:29:54

唐诗《登鹳雀楼》。 一般认为是王之涣所做,但新近研究者有说非王之作品。但这不主要,解决了出处即解决了问题。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唐代著名登高胜地,原址在今山西省永济的黄河边上。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欲:想要。
穷:穷尽。
更:再。
白日:太阳。
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