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与栗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9:43:37
汉景帝对栗姬说死后让她好好待其他的妃子和儿子,结果栗姬的回复让景帝很不满导致废太子刘荣一事,不知是否史实,有的话出自何处?

是真的据《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载: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司马迁即汉武朝,前后不过一代人时间,应无太大出入。而汉武帝正是这次事件的受益者,借此被立为太子。

后来的文人又丰富了这段文字,以野史笔调记录此事,据《艳异编》(作者: 王世贞)记:
是时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皇后既废,栗姬次
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微白之。上尝与栗姬语,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上心衔之。长主日谮之,因誉王夫人男之美,上亦贤之,废太子为王,栗姬自杀,遂立王夫人为后。胶东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曰彻。

后来这段文字在鲁迅整理的《古小说钩沉》中沿用

有《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和《汉书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都有记载

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栗姬,齐人也。立荣为太子。长公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①,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②,挟邪媚道③。”景帝以故望之④。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⑤,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⑥,心嗛之而未发也⑦。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⑧,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⑨。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⑩,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11)!”遂案诛大行(12),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根,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原文

①谢:推辞,拒绝。 ②祝(zhòu,宙):诅咒。 ③媚道:迷惑人的道术。 ④望:怨恨。 ⑤属:托付。 ⑥恚:怨恨,怒。 ⑦嗛(xián,闲):不恨。 ⑧曩:从前。符:吉祥的征兆。 ⑨趣:通“促”。催促。 ⑩这两句出自《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11)而:你。 (12)案:审判后定出结论称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