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杀蛟”一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45:53
大家踊跃回答

【周处杀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中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

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

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

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又《初学记》卷七引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侧伺,久之遇出,于

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创。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O指英勇过人.为民除害。马君武《从军行》:“周处杀三蛟,项

籍力扛鼎。”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长桥役”、动物部·鳞介“斩蛟”、武备部·兵器“挟剑长桥”、人事部·其他“三害”。

中国古代有一则著名的故事,事
出《晋书》,记载在东晋时的江苏宜兴,有一个著名的强横少年,名叫周处,
由于他凶横无比,人们又恨又怕,将他与当地山上吃人的猛虎与河里凶残的
恶蛟相提并论,称为“三害”。周处知道后,想改善自己的形象,主动去与
乡老商量,要杀猛虎和恶蛟。杀死了猛虎以后,他又下河去杀蛟,徒手与蛟
龙搏斗,沿江沉浮而下,三天三夜之后,血水把河面都染红了。人们以为周
处死了,欢呼雀跃,谁知周处此时却杀了蛟龙回到乡里。他满怀高兴,却看
到的是人们为他死而庆贺的场面。真是难过至极。于是他走到当时著名的文
人陆机、陆云兄弟家中,倾诉了他的苦闷,说:“我现在是十分痛悔以前所
作所为,只怕是自己年事蹉跎,改也来不及了!”陆云就对他说:“古训有
言,早晨能认识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无所遗憾。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没
有早晚的区别。一个人只怕不立志,哪里有发奋做人而一事无成的道理?更何况你年华正茂,前途还很远大!”周处听了以后,回去潜心习武,刻苦读
书,各地聘书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