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兰是个数学家!帮我查他的其他资料好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9:21:32
各位,只要你看到我的问题,您就帮帮我吧!!

晚清另一个数学家的命运也令人感慨。海宁人李善兰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十岁读《九章算术》,十五岁读《几何原本》,都是不烦师授,自修而成。他能够接触的数学知识,除了中国古代算术,就是明清之际传教士翻译的西方初等数学。1852年,四十二岁的李善兰带上自己的研究著作,来到上海的墨海书馆向传教士打听,西方是否有他研究的那些学问。正在主持西书中译计划的伟烈亚力阅读后大惊,认为他的研究近于微积分,可是微积分还没有传入中国呢。他独立完成的对数研究,按伟烈亚力的话说:“倘若李善兰生于纳皮尔、布里格斯之时,则只此一端即可名闻于世。”我们要明白,此时已是纳皮尔和布里格斯这两位对数创始人死后两百多年。原来,李善兰辛苦研究的一切,不过是重复劳动。

李善兰(1811—1882年),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从小接受传统教育读经,但却很喜欢算术。10岁就读通了古典算学《九章》,后来得到《测圆海镜》、《勾股割圜记》等书,进行研读,算术水平大有长进。在研读算学书籍时,善思考,常能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后来与一些精通算学的名士如钱塘戴煦、南汇张文虎、乌程徐有壬、归安张福僖等交往,互相切磋。

1852年5月,李善兰来到上海,结识了英国人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年)。伟烈亚力于1847年来华,在上海参加了也是一名外国人所开设的“墨海书馆”。伟烈亚力懂汉语,精于数学。他曾用中文写了《数学启蒙》2卷,1853年印行。李善兰与他相识后,决定共同进行引进现代数学的工作。他们首先想到了古典几何学著作《几何原本》。这部书,明代徐光启与利玛窦曾经翻译了前8卷。当时,西方国家所普遍学习使用的欧氏几何,大多是6卷本或8卷本,很少有齐全的版本,所以徐光启翻译的也只能是8卷本。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决定把后9卷找来译出。伟烈亚力托人到英国找到旧版,是英文译本。然后,伟烈亚力口述,李善兰记录整理。但是,他们用的这个英文译本,有许多印错和校对不精之处,内容也较为深奥,伟烈亚力对这部分不甚精通,即使面对错讹,他也难以判明。不过李善兰精通数学,他能纠正错误,并能删繁就简。二人经过努力,反复校审,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1856年,《几何原本》后9卷译成,至此,欧氏几何才算全部输入中国,为这项跨朝代的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李善兰在翻译《几何原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