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设计师所应具备的条件?如何向这个目标努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02:25:03
例如:手绘能力,设计能力,创意能力,

念+行动+反思+合作=专业素养提升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把理念付诸行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提升素养的过程中,教学科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样适应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这句话适用于学生学习,更适用于教师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中,发挥群体优势互补效能,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专业素养,更快地走进新课程。
目前,教师教学研究停留在个体学习、实践层面上,缺少合作意识和反思习惯。如果学校教科室把教师组织起来,督促大家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困惑疑难交流出来,供大家讨论,这样省时高效,不失为校本培训的好方法。教研组在集中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相互交流近期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中选一两个共性的作为近期的教研专题,然后要求教师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研读,再主动到课堂上实践,下周集中时间相互交流、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就此问题推选一人上一节有针对性的研究课,大家观摩研讨,从中寻求更好的行动策略……如此循环往复,学校就有了浓浓的教研氛围。通过群体合作,教师思维得到碰撞,资源得到共享,专业得到提升,教师会更自信地走进新课程。所以说,理念+行动+反思+合作=专业素养提升。
教育科研?“逼迫”教师学习

现在很多学校提出这样的口号“人人搞教育科研,做科研型教师”。有些人对此不屑:教育科研能人人都会搞吗?无非是做做样子罢了!而我想对抱有嘲讽态度的人说句心理话: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并不影响其进行教育的科学研究;即便他们研究的不够好,但他们总会在努力中提升自己。即使是为了写个课题的立项书而需要翻阅很多材料,绞尽脑汁的那些教师,虽我们可以说这些人欠缺文采,欠缺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我们又不可否认他们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
即使是平时里让人感觉很优秀的教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时候,也要经常借鉴一些国内外的先进的方法、理论,这也是一种学习。没有学习,就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因此,可以说,教育科研在“逼迫”着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