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分子势能的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51:13
为什么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负值?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他们都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在一定距离D内,斥力大于引力。将两质点移进要做负功,所以势能由正而随位移增大而减小。在D时,两力平衡,此时分子势能最小(但未必为零!)d也称为平衡点。远离d到无穷远,分子力合力为引力,势能由负到零

浅议能量最低原理

高中化学曾讲到最低能量原理: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情况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在能量最低的轨道上,电子处于稳定状态。

分析众多事例,能量最低原理实质上是势能最低原理,即:若物体(系)具有势能,则当势能最低时,其状态是稳定的。

推论:物体系的稳定状况与系统的势能相关,势能越小则状态越稳定。

势能是种什么能呢?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物体系由于其中各物体间有保守力(万有引力、弹力、电场力等)相互作用而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势能。换言之,势能是物体系内物体由于受某种保守力作用而具有运动趋势时所具有的能,这种能取决于物体的位置。势能的改变量取决于运动过程的始、末位置,而与路径无关。取不同的零势能点时,同一状态的势能可以有不同数值。物体运动的趋势局限于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由物体所处状态到势能最低状态(稳定)所需经历的空间所决定,不取决于物体在该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及可能的加速度。允许物体运动的范围越大,势能也越大。

这样我们就认识到,能量最低原理不仅局限于核外电子排布,而应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在任何保守力作用的物体系中,物体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总是向势能减少的方向变化——即总是自发地、必然地趋于稳定。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树枝上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向地面坠下,而不是背离地面升上天空。流星体进入地球引力场后受地球引力作用向地球加速运动。这些都使引力势能减少而趋于能量最低——稳定状态。

形变后的弹簧在去除外力后总是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运动,使形变减小——势能减少,最终恢复原状——势能最小——稳定状态。

由两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中,同种电荷总是趋向远离,异种电荷总是趋向接近,即常说的“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从势能的角度看,这样就使系统的电势能减少,系统趋于稳定。

在由两种保守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