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54:22
心理效应晓得嘀就回,要权威嘀...五条以上

一、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将对某人或某事始终怀着憧憬、期待、热爱、关怀之情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为“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和他的助手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现象,而且揭示了其产生的机制。

二、圆桌效应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英格兰岛上有一位亚瑟王,他和他身边的骑士们围坐在一个特大的圆桌旁,常常举行各种会议或仪式,象征着围桌而坐的人一律处于平等的地位,无席首席尾的席次之分,而圆桌所呈现出来的柔和感和曲线美使就座者很容易产生“亲切的关系”“和谐的交谈”“融洽的气氛与感受”,人们把对圆桌所产生的平等、亲切、和谐、融洽心理称为“圆桌效应”。

三、首应效应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陌生人或事物初次见面形成的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并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产生影响,交往中初次印象往往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式和情绪定式,称为首因效应。这一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Rochins)在1957年曾经做过实验首先得到证实并提出的.

四、瓦拉赫效应
早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经多年研究,通过大量心理学的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在1983年出版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并对人的七种智能(97年后又提出一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作了定义,并指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几种以上的智能,这些智能的不同优势的表现及不同的优势组合决定了人的千差万别。如果把那些看似平庸的人的优势智能被正确发掘后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在人才心理学中,被称为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他曾经被许多老师判定为不可造就之才,而后被化学老师发掘了他的智能优势,给他指明了方向,使之成功发展,最终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化学界的巨人。

五、门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