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中,魏征和徐茂公,原来都是道士,请问有历史根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7:17:13

魏征有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徐茂公没有
原名徐世绩,子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绩之名闻名于世。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

魏征早前当过道士,《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魏征》有记载

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徐茂公 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 历史原型: 原名徐世绩,子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并没有当过道士。见《旧唐书 列传第十七 李靖 、李绩传》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oldtangsu/jts_071.htm

原名徐世绩,子茂公,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绩之名闻名于世。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为其发丧。窦建德攻黎阳,李绩一度被迫投降,但不久反正,投于秦王旗下。之后在唐对窦建德、王世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军中地位仅次于秦王。后又平定徐圆朗叛乱,擒斩徐圆朗。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