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幼儿园前要做哪些心里准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22:30

——自理能力:进餐、入厕、穿脱衣服、洗手、喝水
——交往能力:主动向成人表达需求,与同伴友好相处
——增强免疫力:入园前2-3个月开始添加营养或保健类食品:初乳制品、含锌高的食品……
——其它:保障安全,教会宝宝跟着目标走,不乱跑……
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1、教孩子独立吃饭。
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
2、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
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
3、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4、训练孩子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会穿脱简单的衣裤。
6、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
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他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一种很深的依恋感。在父母身边孩子就有一种安全感,一旦离开父母,便会焦虑不安、哭闹不停。又由于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孩子会感到处处受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不原到托儿所、幼儿园去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最担心的。
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 在入托前,你就要给孩子多讲讲集体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看看别的孩子是怎样游戏、做体操,怎样学儿歌、学画画的,还可以带他们到操场上或教室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激发起她想过集体生活的愿望。
· 逐步培养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自己上厕所,自己脱衣服、穿鞋等。还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开幼儿园”的游戏,让孩子熟悉、了解幼儿园。
· 对于将要入园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