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3 01:40:04
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是什么啊?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两条脱氧核苷酸上的长链上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组成DNA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而且配对方式只有两种。但是由于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对于特定生物的特定DNA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又是确定的,所以这种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又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正因为DNA分子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所以地球上的生物才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DNA双螺旋结构可以很完美地解释基因的复制和传递。DNA双螺旋是由两条互补链组成的,同时碱基之间的配对是有规律的。因此,当DNA双链分开成为两条互补链单键时,单链可以作为复制的模板,再重新合成与它互补的DNA链。这样,原来的DNA双链分子,也就是亲链(perental chain),通过复制产生了两个DNA双链分子,也就是两个子链。子链中的碱基对同亲链完全一样。DNA分子就是这样复制出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两个子代。

DNA双螺旋结构:有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段由3’端开始,一段由5‘端开始,螺旋成双链结构。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内部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碱基之间是由氢键连接,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脂键链接。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