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评一下拙作 知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13:39
百花不待晚秋来,一夜寒星伴菊开.未因孤芳而自赏,长恨众艳博他摘.

冷心含霜求净友,瘦骨扶风避浊埃.问天谁与共高洁?暗香淡影入泥怀.

此花不待晚秋来,
一夜寒星菊也开。
只因孤芳和自赏,
众艳羡妒亦无奈!
平心如霜求倩友,
避浊瘦骨扶风在!
问天谁与共高洁?
香淡萧洒慰我怀!

百花不待晚秋来,一夜寒星伴菊开.未因孤芳而自赏,长恨众艳博他摘.

冷心含霜求净友,瘦骨扶风避浊埃.问天谁与共高洁?暗香淡影入泥怀.

我也不大懂诗,不过,既你出了此题便也来,评一评,还望君勿怪.(小妹生在此陪罪了)

粗略看去,字字工整,与菊也甚是相配.
在春红夏紫退却之后,独有秋菊傲霜而绽,然而却并不孤芳自赏,它清清冷冷的开放着,不入那些艳俗.
然而并非是它想如此清忧,它是在等待与它相同的知音人.
借写菊来表达自已的情感,一句”问天谁与共高洁”将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确是好诗.

不过,却很浮夸.
也许是作者一心想要写好,不免将那些看似高雅的情怀放到”菊”上来,整首诗里面都含着太多作者的主观意识.

前段似为求其音韵而颇显生硬,若独为一诗,“未因孤芳而自赏,长恨众艳博他摘”方有其味,只可惜与二段之半景半意甚有相挠,不若取古人以二句之长渲其凄状冷色,三四句抑或第四独句悄然点其所指,方显章句起承转合之美韵,画龙点睛之妙奇。然纵观诗文,声色意景之深味皆在二段,意甚于景阔,色甚于物多,则未能以物景引人入胜,固意韵虽精,不缺绝妙之笔,只少绝妙之时罢了。
以上谬语,无所以教,只似那老妪之于白居易,仅凭粗俗以仰览精妙,少以瑕斑而己。

呵呵 回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