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紧急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45:32
1、你知道《楚辞》中的一些诗篇吗?请告诉我!!!
2、楚辞在语句上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一些胡同要被定为文物保护对象?
4、在我们的家乡武汉、老城区里的房舍之间也有这样的一些小道,人们称这样的道叫什么?

《楚辞》,楚辞者,楚国之词章也,为战国时代楚国屈原所开创之新诗体。前汉刘向集屈原全部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之曰“楚辞”。在《楚辞》初本的16卷中,共收屈原的诗作8卷20余篇。其它8卷收的是宋玉、贾谊等的作品,《楚辞》之代表为《离骚》,因此,楚辞又被以“骚”代称,与以“风”代称的《诗经》一道,构成了我国整个文学中的“风骚”传统。《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幅短小,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汪洋恣肆,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且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代表着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楚辞之鼻祖屈原,名平,在《离骚》自称名正则,字零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曾得楚怀王信任,后遭谗言,为怀王疏远,继而又遭流放,幽愤自伤,自沉于汨罗江,成就中国文学史上乃至总国历史上最值得纪念、最美丽、最诗情画意的一段死亡,留下“香草美人以配忠贞”的讽喻传统。

人们也往往将屈原与庄子并提,两者都以浪漫主义的写法述说此生之悲,明清学者认为,“屈原之悲悲一时一事,庄子之悲悲万时万世。”屈原以悲写悲,悲以谴悲;庄子以乐写悲,悲不胜悲。世有知音若此,庄子与屈子不悲也罢!

悲伤拥有比快乐更巨大的力量。庄子与屈子之悲,皆源于对理想之苦苦追求,高声诵读, 你心底久违的执著、沉睡的幻想、乃至被遗忘的理想,都会被这些瑰丽的诗篇所唤醒,“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是今存最早的注本。南宋朱熹有《楚辞集注》,清代王夫之有《楚辞通释》,今人有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刘永济的《屈赋通笺》

《楚辞》是收集屈原等作品的辞赋总集。西汉刘向编辑,作者包括屈原、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等。主要作者屈原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楚人。曾任左徒、三阁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楚都被秦将攻占后,自投泪罗,以身殉国。《楚辞》一书原包括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什居》、《渔父》、《招魂》和楚人宋玉的《九辩》、景差的《大招》,西汉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土》、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及刘向的《九叹》等。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