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桓晋文之事》,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1:30:27
想上节公开课,第一课时,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齐桓晋文讲究的是武力威望智力天下.而孟子提倡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代君主士大夫也有"肉食者鄙,未有远谋"的说法,但战国时周室衰败,没有春秋时代各国君主那样讲究礼法,孟子的学说只能实行于诸如春秋时代讲究仁义的时代/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孟子的那种“保民而王”的“仁”的思想在战国“天子不尊,诸侯割据”的时代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