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始建于那一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27:15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于1163年,到1250年间建成。

  巴黎圣母院(Cath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岱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850年的历史让这座教堂经历了巴黎的历史变迁,它还见证了拿破仑的加冕、拿破仑三世的婚礼。而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则吸引了不少人爬上钟楼去寻找钟楼怪人,当然碰到旺季的时候,可是需要排上一两个小时的队。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下午3点,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三件圣物的展出。平周日上午或宗教性节日可以来此感受一下天主教徒的虔诚;平安夜的“午夜弥撒”也许是更佳选择。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约150年,直到1320年才建成。到了19世纪,又在上面加建了个尖塔。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哥特式建筑有什么特征呢?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对钟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巴黎圣母院的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东西长125米,南北宽47米。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形的外墙。西端是一对高60米的方塔楼,构成教堂的正面。粗壮的墩子把立面纵分为三段,每段各有一门,当中是被称做“最后的审判”的主门,右边是“圣安娜”门,左边是著名的“圣母门”。进门后大厅中端坐着怀抱婴儿的圣母玛利亚,玉石雕刻,慈祥而端庄。这种门一个套一个,层层后退,形成哥特式教堂的典型特征——尖圆拱券。两条水平的雕饰把三个门联系起来,下层的装饰是28个尺度很大的法国历代君王的雕像,正门的正中是一个直径10米的圆形玫瑰窗,精巧而华丽。两侧的尖券形窟及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都带着哥特式建筑的特色——高耸而轻巧,庄严而匀称。

在尖峭的屋顶正中,一个高达106米的尖塔,直刺天穹,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