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国十大国保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7:14:39

1 散氏盘

此为西周晚期青铜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直径54.6厘米,地盘直径41.4厘米,重21312克。上刻西周晚期土地契约,共19行,357字。所刻文字线条婉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的重要材料。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记录在青铜器上。

2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汝窑为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此盆高6.7厘米,深3.5厘米,长23厘米,宽16.4厘米,是精品中的精品。汝窑传世作品不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约20件,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於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於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3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

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高:14.8公分 径:32.4公分,坛城(Mandala)是藏传佛教用以象征宇宙结构的法器。这件坛城是达赖喇嘛五世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送给顺治皇帝的礼物,通体镀金,并以绿松石镶嵌,极为珍贵,由此可见清朝与西藏在政治宗教上的密切联系。

台北故宫里十大国宝

4 松山行旅图

范宽是北宋中期著名画家,此图是他传世的惟一真迹。这幅作品为设色绢本,高206.3厘米,宽103.3厘米,由上而下分为三段,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主体是气势雄浑的主峰,高不可攀,中景有一队商旅奋力赶路,在巨山的衬托下显得极为渺小。此画原本不知作者是谁,后来被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霖灿发现画右下角树叶中有范宽的签名。

5 早春图

这幅作品属于设色绢本,长158.3厘米,宽108.1厘米,作者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师郭熙。

郭熙是北宋神宗朝的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