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CCTV听说过太阳在多少多少年后会膨胀到吞没地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09:43
大概是多少年?为什么会膨胀?

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演化进入红巨星阶段,那时的太阳体积巨增,将会吞没地球。
目前太阳的核心进行着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这种极稳定的状态长达恒星整个核反应寿命的99%,被称为主序。太阳已经平静地处在主序态上46亿多年了,不停地把它的氢转变成氦,它的生命之路正好走了一半。
然而,太阳的恒定演化终将结束。当所有的氢都变成了氦时,核心就没有燃料来维持,恒星在主序阶段的平静日子就到了尽头,大动荡的时期来到了。一旦燃料用光,热核反应的速率立即剧减,引力与辐射压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引力
占了上风。有着氦核和氢外壳的恒星,在自身的重力下收缩,压强、密度和温度都随之升高,于是恒星外层尚未动用过的氢开始燃烧,外壳开始膨胀(而核心区在收缩)。
许多元素都能由热核反应而变成别的元素。但是,由于较重的核带有更多的正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就比质子之间要强。相应地,重核就必须有非常高的速度才能克服电斥力而聚合,也就是说,它们的转变需要的温度高于1500万开氏度。在1亿度的高温下,恒星核区的氨原子核能聚变成碳原子核,每3个氦核变成1个碳核,碳核又能再捕获别的氦核而形成氧核。这些新反应的速度完全不同于缓慢的氢聚变。它们像闪电一样快地突然起爆(故被称为“氦闪耀”),而恒星不得不尽可能地相应调整自己的结构。大约经过100万年后,核能量的流出稳定下来。在此后的几亿年里,恒星又得到暂时的平稳,核区的氦在消耗,而氢的燃烧则越来越向更外层推进。
但是,这个调整是要代价的,这时的恒星将膨胀得极大,远胜过寓言里的怪物,以使自己的结构适应于光度的增大。它的体积将增大10亿倍。在这个过程中恒星的颜色会改变,因为其外层与高温的核心区相距很远,温度就低了下来。这种状态的恒星称为红巨星。尽管表面温度很低,红巨星却极为明亮,因为它们的体积巨大。
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有许多是红巨星,参宿四、毕宿五、大角、心宿工,就是其中几例。太阳自己也将在50亿年后变成一个红巨星。当核心的氢燃完时,太阳就将开始膨胀,距它20万公里的小行星水星将化为蒸气,金星的大气将被吹光,地球上的海洋都将沸腾。然后太阳还会继续膨胀,并把地球吞没,因为太阳在其红巨星阶段的最大半径将超过目前地球公转轨道半径1.5亿公里。地球那被烧焦的残骸将继续在巨太阳灼热而极稀薄的大气里转圈子,红巨星外层物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