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言令 译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00:06

治世御众 坦诚明自
求言令 曹操
【导引】
曹操一辈子追求的是治世御众之术,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因为他一辈子都在创业,都在戎马倥偬中过日子,所以他深知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改正错误的决策,必须倾听部下的意见。不论曹操之前,还是曹操之后,大凡在创业阶段,雄主们往往都有一颗明白的心,也有雅量听取别人的意见,统一天下后则又当别论。这篇《求言令》写于建安十一年,要求广开言路,革除那只知顺从或阳奉阴违的恶习。虽然在专制社会中这种要求广开言路的想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曹操的这篇《求言令》却写得冠冕堂皇、措辞得体。
【原文】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戒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椽、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注释】
①辅弼(bì闭):原指辅佐天子治理的大臣,后专指宰相。这里用以指帮助谋划、办事的谋士官吏。
②面从:当面听从、随顺,背后又自行其是。
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的一句。意思是:听信我的谋划,可望没有大失误产生的悔恨。
④斯:这。恳恳:诚恳、恳切。
⑤失中:不能适中,出偏差。
⑥开延:开诚相请。咎(jiù旧):错误,过错。
⑦椽、属:当时三公府分曹办事,各曹的主管官员叫“椽”,副职叫“属”;曹操是丞相,椽、属指相府官员。治中:州、郡行政长官的助理,掌管府内文书,所以叫“治中”。别驾:州郡行政长官的佐吏,长官巡视,他乘别的车子随行,所以叫“别驾”。当时曹操兼领冀州牧,治中、别驾指冀州牧的属官。
⑧月旦:《后汉书评邵传》“邵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靖,邵之从兄。后因以泛称为品评人物之义。
【今译】
治理国家、统领军民,所设置的辅佐匡正的官吏,要力戒当面一切顺从。《诗经》说的“听从我的谋划,可望没有大的纸漏”,这实在是君臣之间恳诚相见的要求啊!我自承担重任后,常常怕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