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问题!!(专业者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37:23
高中生物上有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问还有其他种类的噬菌体么,比如T1之类的 ,请详细说明及相关实验用途.必有重谢!!

T偶数噬菌体一共有三种
T2 T4 T6
T系列一共7种,大肠杆菌噬菌体T1~T7都是双链环状DNA噬菌体,
在遗传上研究得较清楚的是大肠杆菌的T系噬菌体,其外形一般呈蝌蚪状,只相当于它的寄主大肠杆菌体积的1/1000,每个噬菌体大约是由等量的蛋白质和DNA组成。它的双股DNA分子包在蛋白质外壳里,形成“头部”,“尾部”则由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有领、髓、鞘、基盘、尾钉和尾丝,它们都是由蛋白质组成。就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而言,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大类。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时,例如大肠杆茵的T4噬菌体以其尾部吸附在细菌表面上,然后将其遗传物质DNA注入寄主细胞内,借用寄主的代谢机器复制噬菌体的DNA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然后将这些DNA和蛋白质组装成许多新的噬菌体,这时噬菌体通过宿主细胞的裂解而释放出来,以后这些新的子代噬菌体又去感染附近的细菌,并将它们裂解,如此反复,结果便在长满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形成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斑,即噬菌斑。而温和噬菌体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可以和宿主细胞的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并与宿主细胞同步复制,宿主细胞并不裂解。遗传学上经常将噬菌斑的形态和噬菌体的宿主范围作为噬菌体的研究性状,不同的噬菌体所形成的噬菌斑是不同的,噬菌斑有大与小、边缘清晰与模糊之分。就宿主范围说,有些细菌不受噬菌体的吸附,而噬菌体能感染和裂解的细菌菌株也可以不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是首先在大肠杆菌噬菌体T2中发现,让两个T2噬菌体的不同突变体同时感染大肠杆菌,两种类型的噬菌体DNA在宿主细胞内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重组类型的子代噬菌体。根据重组噬菌斑数与总噬菌斑数之比,即可算出基因的重组率。通过T2噬菌体的不同品系的杂交试验,现知T2噬菌体的连锁图是环状的。另外,还可以噬菌体为媒介使细菌间的遗传物质得以传递、交换和重组,在这过程中,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并通过感染而转移到另一受体细菌内,而使细菌产生基因重组。
病毒主要用于病毒学和遗传学研究,根据不同的实验选择适合的种类,还要根据现有的突变种来设计实验,各种噬菌体的实验用途大同小异,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只是形态上有不同,用得比较多的是T2 T4
可以作为大肠杆菌基因转导的工具,得到我们想要得重组菌株,或者用于遗传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