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伯爵,候爵,子爵,亲王之间是什么大小关系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3:59:36

公、侯、伯、子、男、以及亲王等爵位,都是古代封建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爵位制度;也是大部分封建制国家战略性划分贵族等级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史书和儒家典故中就有记录过,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爵位制的记载。如西汉居摄三年(8年),在王莽的主导下实施了五等爵制,新朝灭亡后被废除。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在司马昭的主导下也曾实施了五等爵制,此后经过历代的变革;一直沿用到清末时期,才彻底废除。
  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以英国和法国的贵族制度作为主要参考,将西方贵族制度依中国爵位分为五个等级,这些等级依次是:
  公爵(Duke):英法帝国时期,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欧洲现在很多国家都是从公爵国转变的,例如诺曼底公国(即:英国的前身)。
  侯爵(Marquess,在联合王国以外的侯爵称Marquis):英法帝国时期的边区长官,其拉丁文意思为“藩侯”,历史上也有一些侯国,例如:勃兰登堡侯国。
  伯爵(Earl,在联合王国以外的伯爵称Count):国王(皇帝)的侍从,意为“勇士”,一般一位伯爵的领地,大约相当于一个县级行政区的大小。
  子爵(Viscount):伯爵的副手。
  男爵(Baron):大封建主的附庸。拉丁文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
  此外在五爵之上,还有亲王、王子等仅封予王室成员的高级爵位。另外在五爵之下,还有从男爵、爵士、骑士等封号,但这些封号的地位不同于狭义的贵族。其实西方各国的贵族等级制度均较为相似,但亦有出入,比如:德国的爵位分为15等,波兰的爵位分为4等(没有子爵),匈牙利的爵位分为3等(没有侯爵、子爵)。

亲王是皇亲国戚,其他是有功之臣。依功劳大小,分封公侯伯子男。

亲王、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