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是个什么东东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18:04

未来学
未来学 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的研究,探讨选择、控制甚至改变或创造未来的途径。研究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OssiP Flechtheim,1909—)1943年在美国首创。50年代后迅速发展。狭义的未来学是探讨几十年后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学科,以世界性、高度综合性与远期战略性为特征。广义的未来学还包括预测研究,因而有人主张将广义的未来学称为“未来预测学”或“预测学”。

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的科学,是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和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动向、前景,研究控制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对策,为规划、计划、管理、发展战略和各种决策服务。这门科学由两大部分组成:理论未来学(theoretical futurology),着重于分析、比较、归纳、整理、综合各种预测结果或未来研究成果的研究;应用未来学(applied futurology),是为特定的规划、计划、管理、决策、发展战略等工作提供依据的未来研究或未来预测。

西方未来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①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以社会科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着重从理论上、学术上进行探讨,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特征。②60年代,从纯理论研究转向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③70年代以后,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出现了各种未来研究流派,主要有乐观派和悲观派。

未来学已经发展成覆盖六大未来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全球),拥有十大重点课题(粮食和人口、资源和能源、城市和交通运输、自动化、信息化、空间开发、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的影响、全球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未来学研究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出现了各种观点不同的流派。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主要有社会主义流派和资本主义流派两种,其主要分歧在于:前者认为研究社会的未来,应当包括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后者则把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来说,主要流派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前者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并提出消极的对策;后者则完全相反,在对前景的看法和相应对策两方面都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