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吗,那为什么灯不是越来越暗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20:49:29

关键是要弄清楚灯丝发光的原因,不是因为电阻如何,而是温度的上升
的确,灯点亮后由于温度上升,金属丝(钨丝)的电阻率变大,电阻上升,电流变小,功率下降,这时的电阻和功率才是标称的额定值,但是直到灯泡内外热平衡时温度才基本稳定,此时电阻稍大一点已经无关紧要了,不影响灯丝发光时的高温度,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在这样的高温下,灯丝会发出较多能量的可见光

白炽灯泡在冷时电阻很小,通电后电阻增大,标称功率下的热电阻,是在予先通过实验设定好的,选择不同直径长度的灯丝在220伏下,必然产生的是标称功率的热电阻值,不会再增大。

一般来说大部分物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的。但是电阻增大并不是以线性增加的,如上楼朋友说的一样,到一定温度会稳定。其实对了灯丝,钨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很小的,一般来说不考虑。

因为灯亮了后,灯丝的温度不是越来越高的,到达一定温度后,就稳定下来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光能辐射出去.从而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不是一直转化为热能,温度越来越高.)

前面的答案很不错,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 灯在刚刚打开的那时候是最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