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第一第二国民革命,还有什么土地革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18:33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是"五四运动"
北阀战争也叫国民革命战争也叫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几个阶段,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国民革命时期,以推动国民革命为目的的国共合作。中共三大制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新三民主义是它的政治基础。经过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国共合作建立后,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但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中央占了主导地位,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上采取了退让政策,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被迫同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分裂,在独立领导土地革命战争过程中,实行下层统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V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作最危险的敌人之一而加以排斥、打击,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 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及会后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在警惕右倾投降主义倾向的同时,着重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会后,中共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的策略亦由“九. 一八”事变后的“反蒋抗日”到1936年5月改为“逼蒋抗日”,再到西安事变后改为“联落抗日”。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实际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