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如何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增强国际竞争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4:16:17
国际贸易思考题!

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在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
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
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
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
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
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
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
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
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
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
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
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
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
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
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
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
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
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
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
人的1%。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到2002 年
和2003 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
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
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
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
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
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
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
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
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
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
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
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
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
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
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
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