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长期低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40:14
我于05年元旦前一次高烧后,经过输液共20余天后(抗生素,中间有间隔),慢慢转为低烧,体温为37度左右,自我感觉头热,用手摸也能感到与以前的不同,比较稳定.乎整白天都是37度,只在夜晚睡觉时才会降下来.
开始是看西医,到哪儿都是血常规,正常.做放射检查,无明显异常.
后来转看中医,看了不少大夫,有说气血两虚,有说肾虚的,但至今也没有什么起色,只能是再观察.

最主要明显的症状是:低热,畏寒.同时伴有消化不好,吃不多(自已觉得这个可能和低热没有关系,因为以前一直胃口不好).间歇有心跳加快的症状.
在这个基础上,也会和常人一样感冒.

更有一个大夫(不太相信他),说我这个是艾滋病,但我从来没有过高危行为,也没有女友.
中间做过头和胸的CT,CR和普通放射更是做过好几次,还有肝胆胰脾肾的超声.都没有问题.在一个体检处,还做过乙肝五项和甲肝方面的检验也没有问题.尿检也没问题.

低热10月后,开始出现了胸痛(很轻微的,好像在皮和肉之间,不知道该不该称为痛)和心跳加快的感觉,在两肋和上胸部.在周边的轮廓.吃中药后有减轻和消失,但后来又有

症状补充:
早上经常会有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低热

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摄氏度以下者,称低热。中医所指的低热尚包括患者主观自觉的手足心热、胸中烦热而体温并不高于正常的一种情况。常见表现为夜热早凉,或夜间发热为甚,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骨蒸发热,常伴有消瘦,神疲,乏力,纳呆厌食,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长期低热(持续2周以上)的病因常见者有小儿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副鼻窦炎、慢性牙龈炎、慢性中耳炎、慢性肾炎等);功能性低热,特点是清晨体温正常,活动后出现低热。
依据临床表现,以低热为主症者,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查清病因,审因论治。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祛除病因法。
祖国医学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正邪相争可致发热;饮食劳倦,情志郁结,宿食,痰饮,瘀血等久留不去,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血津液亏耗,阴阳失调,可致发热;气、血、阴、阳亏虚可致发热。而在本症的病例中,一般内伤多于外感。
在低热病儿中,有不少病例一时难以查清确切病因者,可用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960例,全部治愈,平均服用2剂体温恢复正常。

病情说的仍然不清楚
建议你去找中医,西医肯定是没有办法的
如果你在黑龙江就去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宋立群教授
很有水平,我就是该校毕业的,对他很了解,虽然他不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