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0:43:03
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知觉的概念

与感觉一样,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由此可见,知觉与感觉相比较,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意义,知觉的目的是解释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着用词去标志它,所以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过程;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的因素。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①按照最大可能性的原则提出“是什么事物”的假设;②在头脑中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匹配、核对;③作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事物被感觉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被知觉、思维。感觉与知觉及其他一切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2)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当事物的属性、成分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分析器时,便引起该分析器内的神经兴奋,这时,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反映。②事物的各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复合刺激物。它们通常作用于不同的分析器。当复合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引起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兴奋。这时兴奋区域相互沟通,在各个分析器之间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同时恢复了经验中相应的暂时联系。另一方面,大脑通过分析,把事物的关键属性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过程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实现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从而形成事物的整体映象。③复合刺激物的各个成分以及复合刺激物之间都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关系反射。当复合刺激物的各种成分以不同的关系相互联系、组合时,大脑就反映出不同的知觉整体。在复合刺激物各个成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关键性的成分。只要关键性的成分保留,尽管其他成分改变了或丧失了,仍然不会破坏业已存在的“关系”。

在分析知觉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中,常常以一种分析器为主,特别是视觉分析器和听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