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词人柳咏最后死于何地?从何种资料可以查得?若能贡献出处及原文,感激不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15:04
有人说柳咏死于湖北襄阳,也有人说他死于今江苏镇江,但都未得到详尽资料,所以有莫衷一是之感,特求教于大方之家,望不吝赐教。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年轻时,常出入歌

妓馆,为乐工歌妓撰写歌辞,因而被达官贵人所不齿,屡试不第。于是他索性放

浪于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以填词为专业。宋仁宗景#元年(1034)考取进

士,做过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七,柳屯田。他一生穷愁潦倒,独以词著称

于世,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下层市民的

生活,尤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柳永还精通音律,大量制作

慢词,对我国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善于用通俗的语

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因而流传很广。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有《乐

章集》。

襄阳无柳永墓。

唐圭璋先生1957年在《柳永事迹新证》中排除了上述仪征说、宋祝穆《方舆胜览》的襄阳说、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的枣阳说,以为“都是传闻,未必可信”,肯定了宋叶梦得《避暑录话》的润州说。唐先生此说得到了李国庭先生等诸多学界同仁的支持。
(下文摘自《柳永事迹新证》,此文作为《花台弟子柳永纪事》的附录在新浪读书有连载)
--------------------------------------------------
关于柳永葬地,也有几种说法: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说他“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于南门外,每春月上冢,谓之吊柳七。”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说他“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枣阳县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载酒肴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一说襄阳,一说枣阳,已不一致;清王士祯别有不同的说法,他在《池北偶谈》里说:“仪征县西,地名仙人掌,有柳耆卿墓。”他并用诗说:“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当时吴骞《拜经楼诗话》就说: “仪征实无其地,不知渔洋何据。”赵翼《瓯北集》卷二十六,据《独醒杂志》说,以为柳墓不在仪征,而在枣阳。他并有诗说:“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绝世豪。汉上有坟人吊柳,漳南多?NFDD5?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