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筝的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6:09:25

早在西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於秦、齐、越等国,其中以秦国最盛行,故有『真秦之声』、『秦筝』等称。古筝真正的起源,就如同它的命名一样,具有许多种版本,会有这样的原因,我想是来自於它沿革历史悠久,加上每个朝代对其加注的版本考究各不相同,因此才会有以下四种学说: 说法一:筝渊源於瑟 在史料中,可看到多处皆有因争瑟一分为二而成筝的记载,於上述对於『筝』命名的部份,已提及不少,在此不再详述。不过我个人倒认为,两人争瑟,把它一分为二,那也应该会使乐器残破吧?怎麼可能在“撕裂”后成为另一种乐器,关於这一点我自己是有点无法解释的。 说法二:筝筑同源说 筝筑同源的说法,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记录,根据东汉 应劭 风俗通的记载,『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及同时代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叙述到『筝,鼓弦筑身乐也』。因此有许多学者推断,筝的来源与筑相当类似,都是竹制,都是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简单乐器,之后筝不断演进,演变成十二弦木制筝,简单的说,筝与筑皆是由简单的竹制乐器所演进而生的,因此才有此一说。 注:何谓筑?筑乃是一种便於携带流行於古代游牧民族用竹所制的简单乐器,战国时代流行於燕、赵、齐等靠北方的国家。 北宋 陈暘 乐书 『筑之为器,大抵类争,其颈细,其肩圆。竹鼓之,为琴......品声按柱,左手捩之,右手以竹击之,随声应律焉』 说法三: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 史料中的记载如下: 1. 汉 应劭 风俗通 『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2. 隋朝的音韵学家陆法言在切韵中说『筝,秦蒙恬所造』 3. 隋书 乐志『筝,十三弦,所谓秦筝,蒙恬所作者也』 4. 唐 段案节 乐府杂录 『筝者,蒙恬所造也』 虽然此一说法有许多文献证明,但仍有许都研究学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推断,以下分项述之: 1. 在孔子弟子所撰写的礼记、乐记中就已有古筝记载。这代表著在春秋时代,古筝早已流行,但此时蒙恬尚未出生,又如何造筝呢? 2. 在西元前237年,在宰相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曾叙述到『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其中也有筝乐的记载,李斯和蒙恬虽是同时代人,但此文和蒙恬造筝之说时,相差了十六年,这是另一项否定蒙恬造筝之说的论点。 3. 其三,若蒙恬造筝为事实,怎会于史记 蒙恬列传中,完全无提及有关造筝一事,令人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