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刷与凹版印刷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12:45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大部分指铅印,后因出现铜锌版、塑料复制版和柔性版等新技术,故覆盖范围也相应扩大。泛指印版部分高于空白部分,印刷时仅凸起部分着墨而印出图文的印刷工艺。

19世纪末叶铅字(版)印刷,与铅字排版同时传入上海。始起时以活字排版及手扳式螺杆压架压印。后发展为浇铅版、制铜锌版及机械化生产。墨海书馆、土山湾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等都是最早使用铅印印刷术的。在这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整个印刷总量中仍占很大比重。在小型书刊印刷厂,中小型社会零件印刷厂中仍以铅字印刷为主,自90年代起已在逐步萎缩。

1.铅印印刷

上海铅印印刷,以墨海书馆为先。1857年该馆即以铅字印书刊,也是全国最早有铅字印刷的单位之一。

手工排版 上海的手工排版起始甚早,除墨海书馆外,19世纪末叶,土山湾印书馆、商务印书馆等均已使用,一度曾是制版的主要手段。从20世纪开始,上海的所有印刷厂均逐步用铅字排版。20世纪70年代照相排字崛起后,手工排版才逐步衰落。直到20世纪90年代,此一工艺仍未彻底淘汰,在一些中、小型厂中还是排字主力工艺。据不完全统计,至1995年,上海还有近百家印刷厂仍用手工排版。

机械排版 20世纪初,上海海关印刷厂、土山湾印书馆以及后来的美灵登印刷公司都已使用外文铸排机。上海市印刷三厂和四厂仍使用至今。中文铸排机则由任百尊于1952年在上海试制过一台,但未使用。60年代中华印刷厂、和丰涌铸字机厂、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改进的铸排机,仍无实用价值。直至70年代初,西安咸阳铸字机厂(上海和丰涌厂迁去后改名)生产后正式少量上市。上海新华印刷厂使用后效果仍不佳。70年代中期,国家新闻出版署曾作为科技项目,下达给上海市印三厂、四厂、新华印刷厂、字模一厂和印刷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制出3台,经使用后,仍感功能不齐、效率不高而未能推广。

铜锌版制版 上海铜锌版工艺始于20世纪初。1909年商务印书馆最早使用。之后,土山湾印书馆、海关印刷厂相继使用。50年代因印制青铜器画册曾盛极一时。至70~80年代,上海的铜锌版业务仍十分兴旺。但随着胶印工艺的迅速发展,80年代后期已日渐衰落。90年代中期,除小型企业尚使用较多外,一般均由其他制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