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羌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2 20:06:25

羌笛,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明羌笛。

  唐代,王之焕在《凉州词》中曾留下这样的名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此诗中我们可以得知,羌笛早在唐代已广为流行了。

  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有两种用途,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枣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关于羌笛的演变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这样的记述: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

  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当今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状如方筷,长约15~20厘米,有小指般粗细,笛之两管并列,以细线捆扎,竹簧插入两管之一端,竖吹。一般都是独奏,羌族人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是抒情达意的自娱性乐器。

羌笛: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
羌笛为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