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哪些诗句突出表现了喜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6:20:50

在这首诗中,杜甫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表达了他对春雨及时而降的喜悦心情。
“雨知时节,当夜乃发生。”首联是对及时而降的春雨的赞美。乃,就。这雨真好呀,它懂得季节,一到春天,农作物需要的时候,它就下来了。诗一开始,作者就赞扬这雨是“好雨”,好在何处?好在它就象知道季节,当春及时而下。春天是植物萌发的季节,非常需要雨水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特别是在成都,气候温暖,冬天很少下雪,春雨就比油更贵了。由于诗人对春雨的好处体会切身,和农民的感情有了一致,所以,这种感情就活生生地体现在诗篇中。他独具匠心地把春雨写成有情之物,好象它是了解人们的意愿而下的,这种拟人的手法不仅把雨写的活鲜,使其有了生气,而起显得新颖别致,极富感染力,使人精神为之一震。这种作用就不是一般的直述和比喻所能达到的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颔联抓住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细节,传神的刻画了入夜春雨的随风飘落和滋润万物。毛毛细雨随着微微的春风,偷偷地飘入夜空,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上句写雨下,下句写润物。既是“随风”,又是“潜入”,可见其细;既是毛毛细雨,落到物体上,当然就会“无声”地“润物”。其中“潜”“润”二字确是经过了千锤百练,用得十分精到,异常生动地表现出这有情的春雨,在夜阑人静之时,随风而来,滋润万物的情和状,精确而传神,形神合一。这种既有春雨特有的动态描写,又出春雨的润物之神,真的是出神化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颈联是从视觉方面来描写春雨的。野径,田间小路;火,灯光。细雨蒙蒙而下,乌云笼罩四野,一片漆黑之中,只见到远处江中的一点渔火在闪耀,格外明亮。这是一幅多么世俗的春郊夜雨图呀,诗人采用了强烈的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使明暗互相映衬。惟其一片漆黑,才更显一点渔火;也惟一点渔火之明,才更衬托田野之黑。这种手法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工异曲之处。效果极佳。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尾联是诗人想象中的鱼后景象。“红”、“湿”、“重”说的都是雨后花的特征。春雨打湿了花朵,洗去了尘埃,因而显得更红,尤其湿而更重。锦官城,即成都。诗人的想象,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雨止云开后,满城花朵,被春雨湿润,格外浓艳。这里诗人用了“借一斑而窥全豹”的借代手法,著力写一夜春雨过后,百花盛开的景象。城内如此,那么城外呢?那就一切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