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8:33:56
"学不可以已"中"以"的用法和意义.
如何判断虚词连词"而"在什么情况下表并列,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等等.

这里的"可以"和现代的"可以"是一致的,后面的"已"表示"停止"
"而"要看语境,然后根据解释,判断表并列,表顺承,表修饰还是表转折

以--停止(动词)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