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棒性是什么意思?一般有什么用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2:16:28

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也就是系统的健壮性,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比如说,计算机软件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网络过载或有意攻击情况下,能否不死机、不崩溃,就是该软件的鲁棒性。
  鲁棒控制方法适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的应用,同时过程的动态特性已知且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范围可以预估。飞机和空间飞行器的控制是这类系统的例子。过程控制应用中,某些控制系统也可以用鲁棒控制方法设计,特别是对那些比较关键且不确定因素变化范围大或稳定裕度小的对象。

鲁棒性的英文是robustness,其实是稳健性或稳定性的意思,个人认为反映为稳定性更好,但大家都这么叫,可能是音译。
鲁棒性一般用来描述某个东西的稳定性,就是说在遇到某种干扰时,这个东西的性质能够比较稳定。
举个例子,比如统计里面的均值和中位数,均值很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如果数据里面有很大或很小的数值,均值会偏大或偏小。而中位数就稳定的多,即使数据里面有很大或很小的数值,中位数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中位数这个统计量便具有鲁棒性。

“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也就是系统的健壮性,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鲁棒控制方法适用于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的应用,同时过程的动态特性已知且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范围可以预估。



一、鲁棒性/抗变换性(英文:robustness)原是 统计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 控制理论的研究中流行起来,用以表征控制系统对特性或参数 扰动的 不敏感性。鉴于中文“鲁棒性”的词义不易被理解,“robustness”又被翻译成了语义更加易懂的“抗变换性”,“抗变换性”和“鲁棒性”在译文中经常互相通用 。

二、鲁棒性问题与控制系统的 相对稳定性(频率域内表征控制系统稳定性裕量的一种性能指标)和 不变性原理(自动控制理论中研究扼制和消除扰动对控制系统影响的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模原理(把外部作用信号的动力学模型植入控制器来构成高精度 反馈控制系统的一种设计原理)的建立则对鲁棒性问题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