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有救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2:31:28
我觉得内向一点都不好。至少开心要比外向的人少上十倍,甚至百倍。
我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
在学校的时候,不该怎么跟同学们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从骨子里就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我就每天都在想着,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打开我的话匣子。我就愿意当他的小弟。直到有一天,老师给了我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是让我到台上去讲解Photoshop8.0的新增功能,我的天啊,您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你又不是不知道平常我单独对着一个人讲话都会脸红的!当即我想到的是”逃“。但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啊,第二天还是把我逼上了讲台,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嘴巴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嘟嘟啷啷的说的不知道是什么,掌声响起时我已经到了座位上。后来的几天,就有同学和我搭话了。
但是好景不长,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旁边的同学又不知道有我这个人存在了。
一直到毕业,始终没有到找我的大哥。

自从来北京以后就变得更加内向了。变得说话从来都不敢大声。记得有一次座公车,车挤得厉害,我被挤到了一个角落里,我知道我的站快要到了,但我不敢出声,也不敢向面前的几位乖客说我要出去,终于售票员问所有人,上地南口有下吗?但我还是没有勇气吭声。直到过了好几站。我才走出汽车,
在菜市场,不敢跟人家砍价,反过来,好像是我在求他们卖菜。记得有一次,我压低了声音问买菜的师傅:”师傅“,他没答应。我鼓起勇气再次喊了一声。他还是没有反应。我知道,可能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于是,运足底气大咸一声!豆角怎么买的呀!!!!咸完此话,我的脸已经红到了极点。这位师傅被我的声音吓得往后退了几步。然后丢一句:“你这人有病吧!”
当时,我觉得自己好压抑,就飞奔到了一个公共厕所里面。在里面乱叫一通。。。。。。。
有好多次都强制自己变得外向,但还是不行啊,没得救了。

世人对内向人的看法
你发现了吗,世人交友,大多是选择性格,其次才是人品。
就象网友见面,我们只能:见到面貌,略知性格,不知人品。
而我认为,“认识一个人,有时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世人大多不喜欢和内向的人说话,原因是他们不爱说话。其实世人不知,很多内向的人渴望别人和他说话,或者是先跟他打招呼。既然内向的人不会先打招呼,所以需要你的主动;既然内向的人不会调动现场的气氛,所以需要你来搞活气氛。
内向的人心里不见得话比你少,、只是他们不爱多说话,反而喜欢思考。生活中的琐事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时,内向的人也许比你知道的还多,但是他们不想谈这些,因为好多大家聊的话题大家都知道,“何必再说呢?”,这是内向人的想法。他们倒喜欢和别人聊一聊生疏的话题,比如对方不了解的事情,或者愿意听听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内向的人有的不爱打招呼,其实他在心里已经和你打过招呼,你只要注意他的眼神就可以发现。他不是要说一句“你好”或者“吃了吗”才算打招呼,他有他的方式:微笑,点头,眼睛注视你。
人们大多对人不一样的标准,对外向的人话就多,对内向的人干脆不说话。相反,内向的人对人是平等的标准,他对谁都是要么说话要么不说话。
你要知道一个也许很奇怪的逻辑:“不是内向的人不和你说话,而是你不和他说话。”
一个外向的人会在平时与大家打成一片,但当大事发生时,很可能躲的远远的;而一个另类的内向人,他虽然平时很少和大家接触,但有原则性的问题或发生大事,他却突然站出来帮助你,是很奇怪、另类,不是吗?好多电影里也反映了这样的人,他们除了性格与众不同外,其他没有什么不一样,很可能比你还要善良、多情。是你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在看他们。
人们视某些行为特殊的人为“另类”。他们寡言少语,不合群,行为费解,做事出人意料,然而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们的嘴巴不常动,可是思维的火花经常闪现,大脑始终异常活跃!他们可以一边计算一边作诗,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唱歌;他们可能每天整理好自己的被子、书桌,但却很少擦自己的皮鞋,衣服破了洞,一个月后才发现!他们的确另类。
这样内向且另类的人历史上有拿破仑、爱因斯坦、凡高、毕加索、卓别林、托尔斯泰、塞特、黑格尔、希特勒……
“人追求理想之时,便是坠入孤独